胡卫,1977年出生,医学博士,现任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副教授。 201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返校继续从事中药抗肿瘤和中医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 1)大学开始受教育经历 • 1996年—2001年: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本科,班主任:孙红艳老师 • 2001年—2004年: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涛教授 • 2007年—201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bat365体育,博士研究生,导师:方肇勤教授 2)研究工作经历 • 1996年—2001年: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读本科期间参加陈涛教授的科研课题-胆石通胶囊防治胆石症的实验研究,掌握了常见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 2001.9—2004.6: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珠子参抗肿瘤的效应与机理研究,进一步锻炼了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 2004.7—2007.9: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任教,常见分子生物学实验准备与示教。期间参加了湖北省科技厅(2006ABA200,2006-2008)和湖北省教育厅(D200513006,2005-2008)的两个科研项目。 • 2007.9—2010.6:上海中医药大学,bat365体育,博士研究生,参与“采用RNAi检测若干与中医治法相关肝癌高表达新基因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课题研究。 • 2010.7—2011.12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中药药理学三级实验室,肿瘤细胞培养,主持校级项目:QHF抗肝癌的靶点研究,并参加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612)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工作,主要承担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工作。 3)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获奖成果: 陈涛,胡卫,张春梅,卢训丛,陈龙飞,龚张斌,汪鋆植。珠子参抗肿瘤效应及机理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证书编号:2007J-259-3-172-151-R02 近5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胡卫, 方肇勤, 梁超, 管冬元, 吴中华.Gal-3在肝癌增殖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的调节[J].中医杂志,2012,12: [2] 胡卫, 方肇勤, 梁超, 管冬元, 吴中华. IFRD1基因表达下调对人肝癌细胞细胞株SMMC-7721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0): [3] 胡卫, 方肇勤, 梁超, 管冬元, 吴中华. RNAi研究TrxR1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的调节[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92-194 [4] 胡卫, 方肇勤, 梁超, 管冬元, 吴中华. RNA干扰研究波形蛋白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的调节[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0):149-152. [5] 卢训丛, 胡卫. 蒲公英临床配伍新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1277-1278. [6] 胡卫, 卢训丛.中西汇通说藏象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藏象学说教学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201-202. [7] 胡卫, 方肇勤, 梁超, 管冬元, 代小平, 吴中华, 高必峰. RNAi研究CK18在肝癌增殖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的调节[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7):748-751. [8] 陈涛,胡卫,巩仔鹏等. 珠子参皂苷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831-833. [9] 管冬元, 方肇勤, 代小平, 梁超, 胡卫, 吴中华, 高必峰. MT1E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17):1707-1712. [10] 管冬元, 方肇勤, 代小平, 梁超, 胡卫, 吴中华, 高必峰. MT1E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及不同中医治法对其表达调控的差异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 15(11):828-831. [11] 胡卫, 方肇勤.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3(3): 84-86. [12] 陈涛, 胡卫, 崔帮平, 黎家华. 珠子参对小鼠H22肝癌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15(24): 2597-2601. [13] Chen T, Li D, Fu YL, Hu W. Screening of QHF formula for effective ingredients from Chinese herbs and its anti-hepatic cell cancer effect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8,121(4):363-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