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病原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9人(邹黎黎,杜幼芹,刘晓雯,汪露,喻龙,陈围,王栎清,王君,王磊),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2名,“一事一议”引进人才2名,在读研究生23名。形成了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金属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主要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构生物学解析+多维度功能学验证”的策略,以“阐述病原菌致病机制+鉴定药物作用新靶点”为诉求,围绕“发现高效且不易耐药的新型抗生素或先导药物”为目的,活跃开展科研活动。
团队成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博士后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项,其它纵向课题11项;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在EMBO MM,FASEB J, ANTIOXID REDOOX SIGN,INT J FOOD MICROBIOL,FREE RADICAL BIO MED,FRONT MICROBIOL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校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批国际专利 1项,中国专利11项。
团队紧扣国家“大健康”战略,服务于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51020”战略大健康万亿级支柱产业和宜昌市“十四五”规划之生物医药新兴产业,重点从事医药领域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抗病原菌中药与化药、病原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疫苗制品。可服务于化学制药、中药、医学检验、生物制品、医疗商业、医疗服务等领域;包括大健康和现代化工及能源两个万亿级支柱产业;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五千亿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团队成员入选湖北省经信厅第一批科技副总,湖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目前已服务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金雀医学检验实验室、湖北省富程祥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恩施硒海棠科技有限公司、五峰人民医院。已为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问题,并协助企业申报、获批、建设了多项各级科研平台。
邹黎黎,女,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博士后,中山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生物病原与免疫学系主任兼支部书记。担任抗病原菌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研究团队PI,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细胞治疗研究所副所长,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神经修复与再生研究所主任等职务。主要科研方向为病原菌耐药的分子机制与逆转调控,病原菌感染与生化药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它各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国际专利1项,中国专利6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发表包括EMBO MM,ARS,Pharmacol Res, Expert Rev Mol Med,Front Microbiol,J Cell Mol Med在内的SCI论文37篇;北大/CSCD双核心论文17篇。获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现主要承担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杜幼芹,女,硕士,副教授,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生物病原与免疫学系副主任。担任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学分会理事。从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24年。参加编写人卫出版社教材、科学出版社教材、世界图书出版社教材各一本,专著两部,参与建设并获得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一项,参与省级教学创新大赛团队并获二等奖,主持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一项。一直从事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相关研究,领域涉及血吸虫感染与免疫、肺吸虫病临床诊治等,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现主要承担人体寄生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刘晓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现任三峡老员工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副主任,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关注抗菌及抗癌药物靶点研究、活性小分子功能评价等,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10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影响因子最高达16.971,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宜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汪露,男,博士,2015年于新疆大学获学士学位,2021年于南开大学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楚天学子。多年来一直投入致病菌进化和变异机制、致病机理以及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5项,现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 Gut Microbes、mBio、Int J Food Microbiol、J Infect Dis、Front Microbiol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现主要承担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喻龙,男,1988年9月出生,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后。一直从事血液原虫巴贝斯虫虫体分裂周期调控机制及入侵宿主红细胞特异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共同作者SCI论文13项,其中包括FASEB journal,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等行业知名杂志;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现主要承担人体寄生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王栎清,女,博士,1993年出生。2015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生物科学方向)取得学士学位,后免试推荐至于北京师范老员工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五年后于2020年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发展和白色念珠菌致病的机制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菌与细胞的互作机制研究。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20篇,主持省部级及市厅级各类科研项目5项。
陈围,女,理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寄生虫学、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具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动物分类学教育和研究背景。参研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一作5篇,中文论文3篇,其中一作1篇。现主要承担人体寄生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王君,男,硕士生导师,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博士。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科科长,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神经再生修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肿瘤免疫与生化药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厅局级项目4项。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24篇(含中科院1区文章5篇,2区文章9篇);发表北大/CSCD双核心论文7篇(包括卓越期刊1篇)。